推广 热搜: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全真模拟考试及答案(一)

   日期:2024-09-02     来源:www.ddazt.com    浏览:779    
文章简介: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全真模拟考试及答案 1、解释说明 1、狭义教育 2、广义教育 3、学校课程 4、教学组织形式 5、班级的目的管理 2、选择题 1、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看重() A、文化常识教育 B、艺术教育 C、读写算教...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全真模拟考试及答案

1、解释说明

1、狭义教育

2、广义教育

3、学校课程

4、教学组织形式

5、班级的目的管理

2、选择题

1、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看重()

A、文化常识教育

B、艺术教育

C、读写算教育

D、军事体操教育

2、规范化教育出现的教育标志是()

A、人类教育的产生

B、古时候学校的出现

C、近代学校体系的形成

D、终身教育的达成

3、生产力进步水平决定着()

A、教育的领导权

B、受教育的权利

C、教育目的的性质

D、教育结构的变化

4、强调人的身心进步的动因是人自己的内在需要,身心的进步是人的潜能的健全,这种理论是()

A、内发论

B、外铄论

C、成熟论

D、多原因相互用途论

5、国内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人的身心发展趋势

B、人的自然进步学说

C、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

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方位进步学说

6、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方面是()

A、授受关系

B、指导和被指导关系

C、相互促进关系

D、相互制约关系

7、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需要的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和公民一般教养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进步型课程

C、常识性课程

D、工具性课程

8、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引起学习动力

B、领会常识

C、巩固常识

D、运用常识

9、近代伴随大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班级讲课制

C、分组教学

D、班级教学

10、德育过程的基础是()

A、学会常识

B、激起情感

C、道德内化

D、活动和交往

3、填空题

1、教育规范的进步历程了以前规范化教育,到规范化教育,再到____教育的过程。

2、古时候学校教育中作为教育内容的"六艺"是指:____、乐、射、御、书、数。

3、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觉得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____。

4、国家使用方法律形式规定的,对肯定年龄儿童免费推行的肯定年限的学校教育,称为____。

5、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用途主要表目前: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____。

6、教育目的有三个层次,即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的和____。

7、依据《儿童权利公约》,学生是权利的____ ,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

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揭示了教学的____原则。

9、备课的内容包含钻研教程、 ____和拟定教学进度计划。

10、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____为核心,打造一套可以持久地激起学生生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

4、辨析题(辨析正误,并简述理由)

1、政治经济规范决定着教育,因此,教育没我们的独立性。

2、学生因为常识等方面缺少,具备天然的向师性和对教师的依靠性,因此是被动的教育对象。

3、教学过程不同于科学探索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

5、简答卷

1、简述现代教育规范未来发展趋势。

2、试析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3、试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看法。

4、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

5、怎么样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6、论述题

试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参考答案:

1、解释说明

1、狭义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进步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肯定的社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进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广义教育目的:是指大家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大家期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方面发生哪种变化,或者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3、学校课程:所谓学校课程,是在具体推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首要条件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要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借助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一般以选修课或特点课的形式出现。

4、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根据肯定的需要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5、班级的目的管理:是指班主任和学生一同确定班级的总体目的,然后转化为小组目的,使其与班级总体目的融为一体,形成目的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达成班级目的的管理办法。

2、选择题

1、D2、C3、D4、A5、D6、C7、A8、B9、B10、D

3、填空题

1、非规范化2、礼3、赫尔巴特4、义务教育5、教育再生产科学文化常识6、教师的教学目的7、主体8、启发性原则9、知道学生10、班级规章规范

4、辨析题

1、×析:政治经济规范对教育有制约用途,决定着教育的领导者,受教育者的权利,决定着教育目的,但尽管政治经济规范对学校的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但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忽略我们的办学规律,更不是说学校要舍弃学校教育任务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参加具体的政治运动,实行具体的政治任务。教育是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规范的。

2、×析:学生因为常识较少,经验贫乏,独立能力不强,所以具备依靠性和向师性,但学生对教师的依靠性并非对教师的完全盲从,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备主观能动性,具备不同特殊素质的人。

3、√析: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常识去间接认识世界。学生的认识特殊性表目前: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及有领导的认识。

5、简答卷

1、现代教育规范发展势头:(1)加大学前教育并看重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进步。(4)高等教育的种类日益多元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渐渐淡化。(6)教育规范有益于国际交流。

 

2、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目前:(1)信息技术改变着大家关于常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大家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达成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3、(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方位进步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进步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培养革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a革新能力不止是 一种智商活动,更是一种人格特点。b革新精神与革新能力相辅相成。c 看重革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不同所在!

4、传授系统的科学常识和基本技能;进步学生智商、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5、确定班集体的进步目的;打造班集体的核心队伍;打造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好的班风。

6、论述题

提示:一名教师是不是真的拥有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包含:(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常识和技能;(2)知道与该学科有关的常识;(3)知道学科的进步脉络;(4)知道该学科范围的思维方法和办法论。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含:(1)具备一流的教育理念;(2)具备好的教育能力;(3)具备肯定的研究能力。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