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让很多孩子无家可归,痛失亲人和爸爸妈妈,他们需要援助之手,继续走下去。动荡的环境,亲人离去,身边人的抑郁情绪,对尚未成年的他们,更容易带来各种突发和潜在的心理危机。孩子们需要一个安身之地,安心的人,重新找回内心的宁静。
灾难发生后的短期内,儿童会有一个情绪爆发的阶段。这个时候,他们的反应比较激烈,尖叫,做恶梦,失魂落魄,不明缘由的身体痛痒,对环境恐惧等等。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指出,对环境敏锐,是儿童特别容易见到的反应。以地震为例,担架上的晃动,也会导致情绪失去控制。
但有些反应,可能隐藏好几个月,甚至1年才会表现出来。因此,知道孩子的人,能给他们更好的帮忙。最适合的是爸爸妈妈,第二是熟知的亲人、邻居,然后是照顾他们的大夫、护士和志愿者。
在灾后,学校和心理辅导专家,会对儿童进行群体的心理辅导。一些孩子会有所好转,但更要留神每一个孩子的特殊表现。对容易出现心理疾病的孩子,多多关注。
最容易出现心理危机的儿童:1、自己或爸爸妈妈受伤、被困2、目睹身边的人遇难3、爸爸妈妈过世或失散4、爸爸妈妈遭受紧急的打击5、女生安静是异常的表现
一位12岁男生获救后,受了重伤,却安慰照顾他的志愿者,不要哭。大伙夸他坚强,但他不这么觉得,由于我还是哭过。
在人前平静,心里却未必。不少孩子由于害怕表现出软弱,而强撑着不哭,但内心有非常大的重压。
尤其是,当大伙赞扬那些在地震中帮助其他人的孩子时,普通的孩子,可能愈加压抑我们的情绪。邹小兵指出,在灾难后,对孩子的需要,不可以像以前那样。应该允许他们有不同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