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非常浅又非常深;走进孩子的心,非常难也比较容易。作为父母,该如何把握孩子的心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孩子做事孩子当
□李付春
一个11岁的男生在踢球时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窗,人家需要赔12.5USD。闯了祸的男生向爸爸认错后,爸爸让他对我们的过失负责。可小孩子没钱,爸爸说:“钱我可以先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在随后的半年里,这个男生靠打工赚钱,终于还清爸爸的12.5USD。这个男生就是里根,后来当选为美国总统。
“人恒过,然后能改。”人总会犯了错误误的,就看如何认识错误,进而改正错误。俗话说“敢作敢当”,也是这个道理。
现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被父母娇惯着,做错了任何事情都由父母来承担。所以,有些孩子培养了一意孤行的问题,对什么都无所谓。
有个笑话说:老师问同学,圆明园是哪个烧的?父母立即上来解围:“烧就烧了吧,咱赔还不成吗?”当然,这个笑话主要调侃父母的无知,但从另一个方面又说明,无论孩子有哪种错误,父母都乐意替孩子承担责任。但,父母能对孩子的过失负责一辈子吗?
孩子犯了错误误在所难免,重点是让孩子敢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并从错误中悟到经验教训。里根在回忆童年往事时说:“通过我们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了解了什么叫责任!责任和机会是相伴而来的,舍弃责任也就等于舍弃机会。”
孩子,慢慢来
□盛银妹
周末,约了同事一家去游玩。叫女儿出发的时候,她居然还在组装她昨晚新买的玩具。我催她快点,她头也不抬地回我:“母亲,再等我一下嘛。”
那玩具的零件有好几十种,她拆拆装装,不时停下来非常仔细地看安装图,看上去非常认真。我不耐烦起来,提升声音命令道:“快点,等下人家要催大家了,你还想不想去玩了。”可是,女儿丝毫没结束的样子。
我真急了,想过去把玩具抢过来,老公却一把拉住了我,问女儿:“月月,你是否想把玩具组装好了再外出?”女儿非常用力地址了点头。老公耐心地说:“那好,你慢慢装,我会打电话给同事让他们先出发。”
我顿时火冒三丈:哪有这么放纵孩子的?可老公不等我发作,便把我拉走了:“女儿组装得这么认真,不要打扰她。”
半个小时后,女儿举着玩具跑到我面前大声说:“我组装好啦,母亲,我是否非常干?”玩具果然组装好了,我忍不住夸奖她一番,她快乐地说:“幸好你们等我了,不然,我可能就组装不完了。”
我忽然有的内疚。在女儿这个年龄,应该有空闲自我成长,有空间不被打扰,需要爸爸妈妈常对她说一声:“你慢慢来。”可是,我却极少有耐心,一直根据大人的规范来需要她配合、迁就大家。
龙应台写过:“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想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或许,大家真的应该多给孩子一些“慢慢来”的机会,耐心地等待他们的成长与进步。
“语言暴力”伤更深
□刘锴
不久前,到一同事家做客。同事5岁的儿子在给金鱼换水时,不小心把鱼缸摔碎了。同事一把拽过儿子,气呼呼地说:“下次你再摔碎鱼缸,我就打碎你的头!”孩子吓得大哭。
大家对“家庭暴力”深恶痛绝,不过,不少父母还没意识到:在平常与孩子说话当中,常常存在“语言暴力”。这种隐性的暴力,对孩子的影响远比“家庭暴力”要紧急得多。
现代家庭中的“语言暴力”,主要分以下几种:一是恐吓。常常恐吓孩子,孩子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抑郁、敏锐、恐惧等心理反应。二是攀比。一些父母平常总爱拿我们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攀比:“××考了100分,你才考80分!”“××不是班干部,居然比你这个班长还出色!”如此的“语言暴力”看上去在“勉励”孩子的斗志,实则是在抹煞孩子的成长,长此以往,孩子会形成自卑、压抑的性格特点。三是故意夸大事实。一些父母在批评孩子时,故意把孩子的错误放大,以为如此可以让孩子更深刻地认识到错误。其实这种办法更易使孩子产生畏惧心理,为将来更紧急的说谎、吵架、欺骗等行为埋下祸根。
让孩子健康成长,父母要“嘴下留情”。
孩子也爱面子
□渝文
过去有一个爸爸向我大倒苦水,说目前的孩子不懂事,不久前他的孩子跟另一个小朋友玩耍,不知如何把小朋友弄伤了,他让儿子向小朋友赔礼道歉,可儿子不买账,不只昂起高傲的头,还瞪起一双滚圆的双眼,在众人面前,让他这个当父亲的一点面子也没。
正好他的儿子也在场,我问他:“你当时为何不认错呢?”孩子满脸委屈地讲解道:“那件事本来就不怪我。是小朋友自己摔倒的,还是我把他扶起来的呢!我父亲不知道了解就批评我,还叫我认错。当时那样多人看着我,我不服气……”“假如目前要你认错,你会答应吗?”我又问他。“目前嘛……会!虽不是我的错,但我比他大,我没把他照顾好,认个错有哪些关系呢!”孩子认真地说。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自尊心并不比大人弱,特别是在公众场所,孩子们很期望得到其他人的认同、表彰、尊重,当众被批评、训斥,已使他们感觉不光彩,更何况当众认错呢?
当孩子在公众场所犯了错误时,为人爸爸妈妈者必须要维持冷静,多给孩子一点尊重、理解和宽容,那样,孩子才会给你“面子”!